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拉开帷幕,很多小伙伴觉得时间很充足,但是除去我们每天工作学习社交的时间,实际每天学习的时间就只剩晚上了,时间甚至不够4小时,再加周末的时间,一共的学习时间可能就只有20天左右!所以再不开始复习就晚了。
备考的第一步就是制定计划,但很多人只是随随便便列了张表格出来,执行效果很差。磨刀不误砍柴工,我们在做计划之前要考虑清楚以下内容,才能保证计划的可行性。
1、备考计划:安排各科学习时间
在进行教师资格证备考时,建议将总体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:基础知识梳理阶段、强化重点知识阶段和模拟冲刺阶段。中华考试网导师为各考生制定了基础知识梳理阶段备考计划如下:
| 
				 基础知识梳理阶段  | 
		||||
| 
				 时间 /科目  | 
			
				 综合素质  | 
			
				 教育知识与能力  | 
			
				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| 
			
				 班级  | 
		
| 
				 第1周  | 
			
				 模块一 职业理念  | 
			
				 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 | 
			
				 模块一  | 
			
				 精讲班  | 
		
| 
				 第2周  | 
		||||
| 
				 第3周  | 
			
				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  | 
			
				 模块二 中学教学  | 
		||
| 
				 第4周  | 
			
				 模块二  | 
		|||
| 
				 第5周  | 
			
				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模范  | 
			
				 模块三 中学生学习心理  | 
		||
| 
				 第6周  | 
		||||
| 
				 第7周  | 
			
				 复习模块一至模块三  | 
			
				 模块四 中学德育  | 
			
				 复习模块一至模块二  | 
		|
| 
				 第8周  | 
			
				 模块四 文化素养  | 
			
				 模块三  | 
		||
| 
				 第9周  | 
			
				 复习模块一至模块四  | 
		|||
| 
				 第10周  | 
			
				 模块五 基本能力  | 
			
				 模块五 中学课程  | 
		||
| 
				 第11周  | 
			
				 模块六 中学生发展心理  | 
			
				 模块四  | 
		||
| 
				 第12周  | 
			
				 模块七 中学生心理辅导  | 
		|||
| 
				 第13周  | 
			
				 模块八 中学生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 | 
		|||
| 
				 第14周  | 
			
				 复习模块四至模块五  | 
			
				 复习模块五至模块八  | 
			
				 复习模块四至模块五  | 
		|
| 
				 第15周  | 
			
				 综合复习  | 
			
				 综合复习  | 
			
				 综合复习  | 
		|
| 
				 第16周  | 
		||||
| 
				 学习方法  | 
			
				 让自己进入全面学习状态,并以教材为主,按章节顺序,夯实基础,重点在于理解;以看书,做题相结合。这一阶段,一定要把教材通读,按章节逐一攻破,结合每章节相应习题加以巩固;建议每天学习时间:1-2小时  | 
		|||
	
	  2、备考重点:熟悉真题,了解出题形式
备考中做真题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,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近三年的真题,大家可以从真题中发现每年的出题形式稳定不变,各种题型分值占比也没有很大的波动,大家可以根据真题中的分值占比来把握考试的重难点。
| 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| |||
| 年份 | 中学 | 小学 | 幼儿 | 
| 2017年上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
| 2018年上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
| 2018年下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
| 2019年上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真题及答案 | 
3、自我分析
(1)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。根据自己的专业,安排复习重点,比如A同学是一导师范生,已经系统学习了教育学、心理学,那么他的学习重点要放在综合素质和所报学科,不需要花大量时间重新学习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。
如果是完全不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萌新,则根据重难点规划复习时间。中学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重难点解读,如表2,可以看出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、中学生学习心理及中学生发展心理三个模块是复习重点。
| 
				 内容模块  | 
			
				 星级  | 
		
| 
				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(18%)  | 
			
				 ★★★  | 
		
| 
				 中学课程(4%)  | 
			
				 ★  | 
		
| 
				 中学教学(14%)  | 
			
				 ★★  | 
		
| 
				 中学生学习心理(21%)  | 
			
				 ★★★  | 
		
| 
				 中学生发展心理(20%)  | 
			
				 ★★★  | 
		
| 
				 中学生心理辅导(2%)  | 
			
				 ★  | 
		
| 
				 中学德育(13%)  | 
			
				 ★★  | 
		
| 
				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(8%)  | 
			
				 ★  | 
		
(2)学习时间
根据自己的工作学业占据的时间,规划备考时间,包括每天学习几小时,各时间段应该学习哪些科目。
(3)自制力
分析自己的自制力情况。大多数人的自制力是很差的,在备考时找人监督学习进度,每天打卡,加入学习群相互激励,共同打卡进步。
(4)学习能力
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。学习能力强、备考时间充裕的考生可以先做好学习计划,晚些备考;学习能力较弱的朋友现在就要开始备考,珍惜当下的时间。
从刚开始入学开始,我们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,甚至是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学习的,但是多数人自学能力是很差的,而且大学自由散漫的学习生活消磨了我们学习的意志,自制力严重下滑,所以报课是必须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