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填空题
1.()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,实现社会控制,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,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。
2.在西方心理学中,加涅在()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。
3.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()的适当的原有知识。
4.教学不是知识传递,而是知识的()。
5.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()和布鲁纳的(),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()的重要性。
6.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,呈现一个厌恶刺激,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,称作()。
7.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(),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。
8.斯金纳认为()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。
9.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()的条件作用类型。
10.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∶应答性行为和()行为。
11.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()、基本原理、基本态度和()。
12.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()(填“相同或“不同)。
13.()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,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,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,强调观察、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。
14.()也是概念同化过程,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。
15.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,学习包括()、转化和()三个过程。
16.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,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()。
17.完形一顿悟学说认为,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()。
18.强化也是一种操作,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()发生的概率。
19.强化有()与()之分。
20.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,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()的结果。
21.教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以定义的形式直接向学生呈现概念的定义,这是一种()。
三、简答题
1.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?
2.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。
3.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。
四、论述题
1.请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,并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。
2.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。